【 🧘🏻‍♀️ 瑜伽,以修德為本 】

學習瑜伽哲理,必會讀到《瑜伽經》的八支,
意旨修練瑜伽以達至合一的八個過程。
第一支是「持戒 Yama」,第二支是「精進 Niyama」,
然後才到「體位法 Asana」 式子練習和「呼吸法 Pranayama」。

在這些根基之上,逐層推進至「感觀收攝 Pratyahara」、「Dharana 心靈集中」、「Dhyana 冥想」,
最後達至與更高靈性合一的「Samadhi 三摩地」。

在八支的路徑上,為甚麼要先持戒和精進呢?

由戒生定,消除阻障我們身心的惡,才能得安定;
心澄明如鏡,持續精進地做該做的事,
由定生智慧,就是修德,
沒有心理負荷和包伏的人,更容易看見光明。

聽起來好像 text book theory,
卻實實在在適用於日常生活當中。

💡跟大家做一個練習,
我先拋磚引玉🧱,以瑜伽老師的角式代入,
闡釋 「持戒 Yama」中五個分項的應用,
邀請大家也選定一個角色代入,
可能是瑜伽學生、職場人生或純綷關於你自己,
又可如何應用 「持戒 Yama」,
幫助自己走上身心靈健康的路?

瑜伽的 Yama 分為五項 / 🧘🏻‍♀️ = 瑜伽老師應用

1. 不傷害 Ahimsa
🧘🏻‍♀️:不令學生和自己受傷;對人對己也要仁慈;愛自己,讓自己過勞等如傷害自己

2. 不說謊 Satya
🧘🏻‍♀️:不作虛假宣傳、不誇大其辭;誠實

3. 不偷竊 Asteya
🧘🏻‍♀️:準時開課及下課,不盗取學生和場地的寶貴時間;不拿別人著數

4. 不縱慾 Brahmacarya
🧘🏻‍♀️:在傳統的解釋中,主要指性慾;作為老師定必刻己守禮。除此之外,我會推演至其他私慾,包括不過份操練學生,把學生的成績視為獲得個人名望的工具,助長自己的 ego 和慾望

5. 不貪婪 Aparigraha
🧘🏻‍♀️:收取合理的價格,不利用老師的角色獲取小恩小惠;不合理的禮物也該婉拒

先寫到這裡,期待大家分享對 「持戒 Yama」的演繹。🤗

「精進 Niyama」的部份下回分解。

Leave a Reply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Log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.com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Twitter picture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Facebook phot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Connecting to %s

Create a website or blog at WordPress.com

%d bloggers like this: